“當年的10平米柜臺,就是自己創業的起點。”李洪明坐在辦公室里,回想起2001年在深圳創業時的情景,滿是感懷。
90年代末20年代初,李洪明不僅任職電影公司廠長,開發出多款照相機設備,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并獲得了含金量超高的無線電中級工程師稱號。
懷著對電子行業的熱愛,2001年,李洪明放棄了當時的鐵飯碗,毅然來到深圳,開啟了一段關于“熱愛”的創業之旅。
從10平米門店起家,發展到數萬平米產業園
李洪明夢想開始的地方,是華強北賽格廣場一個10平米的小店,最開始做硬盤銷售及工控主板的代理。后來POS機行業蓬勃發展,帶動了工控主板的銷售,可那時工控主板技術大多源于國外。李洪明想,既然行業火熱,為什么我不摘掉代理的帽子,做中國自主的品牌。而第一個客戶王英槐,因為李洪明誠信造就的口碑,為他又拉來一大波客戶,也為后來李洪明的工控主板技術深耕埋下了伏筆。
隨著POS機工控主板需求的增大,李洪明的客戶遍布上海、長春、沈陽等地。一方面,受地域限制及當時交通物流條件限制,客戶購買工控主板的溝通及交通成本高;另一方面,這些客戶看到了深圳智能信息化行業強勁的發展勢頭和深圳電子之都發展的無限可能,他們相約組團到深圳創業。
作為他們共同的朋友和合作伙伴的李洪明,為他們提供了大量支持,不僅幫他們辦理在深圳創業的相關手續,而且提供了資金支持。李洪明的仗義不僅帶動了朋友們的成功,也為吉方的高速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電子行業的發展并非一朝一夕,吉方工控也在一步一個腳印前行,十余年的發展,樹立了吉方在工控主板行業的領軍品牌的地位。
然而很少有成功的路是一帆風順的,吉方工控在李洪明的帶領下披荊斬棘,經過三年起步探索,四年積累轉型,八年自研升級,從10平米的華強北賽格廣場小門店發展到近萬平方米的吉方產業園,辦公面積擴大1000倍背后的艱辛不言而喻,但李洪明“為中國造定制智能心”的愿景依舊沒有改變。創業之初,李洪明只是一個小小的工控主板代理商,當年的深圳被很多人看作是電子產業的追隨者,要如何改變現狀,從追隨走向自有品牌?追隨者這個詞深深刺痛了李洪明,對于工控主板在國內的行業空白,李洪明并不甘心。
于是在當時“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呼聲中力排眾議,毅然投身工控主板研發。2008年,李洪明就正式注冊了商標GIFA,開始從代理轉進入品牌設計,這也從側面顯示出他作為創業者果敢而前瞻的一面。當然,勇敢是因為他敢于面對問題,而不是不會遇到問題。
2012年,當李洪明在200平米的辦公室組建研發團隊,準備正式建立中國的工控品牌時,問題出現了。一方面是從貿易轉型到自研,過往經驗全部作廢,李洪明和工程師們才發現原來貿易和技術之間的鴻溝那么大;另一方面,始初的吉方工控并不是制造廠商,即使訂購量較小,也依然秉承工匠精神理念,購買高端品牌零部件堅持做好產品。
這一階段,技術和品牌是李洪明的新定位,從2008年進行品牌設計的從0到1,到2012年建立研發團隊從1到N的過程。
從創立之初,李洪明就秉承客戶為先,誠實守信的原則,客戶從天南海北到深圳創業找到李洪明一起出謀劃策也從側面驗證了吉方工控的服務理念,過硬的技術和良好的服務造就了今天的吉方工控。
如今,李洪明帶領的吉方工控技術實力和團隊規模不斷擴大,也真正從代理商轉型為擁有集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為一體的品牌商,從單一POS工控主板到與垂直行業結合,除零售外,落地網絡安全行業,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定制軟硬件一體化服務。
用技術守護制造護城河,做中國制造堅實后盾
談及未來規劃,李洪明表示一定會堅持研發創新,讓吉方工控走上更高的臺階。在此之前,吉方工控要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堅持技術創新,打磨產品,讓工匠精神滲入吉方工控的血液中。
二十年間,電子產業大熱,此為天時;深圳臨海,近港澳,又是電子之都,此為地利;結交五湖四海之友,為合作伙伴打磨優質產品,讓李洪明在商海贏得了人和。
在天時地利人和助推下,李洪明帶領的吉方工控邁向更高的臺階,不僅先后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發展成為擁有3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而且擁有自主產業園的工控行業領軍企業,客戶囊括海信、奧拓、凱欣達、易捷通等上市公司。高度重視企業科技創新工作的李洪明,通過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獲得了工控市場的認可。
如今,吉方工控在做好國內業務的同時,也將視野擴展到了國際,讓吉方工控蘊含技術實力和工匠精神的產品接受國際市場的考驗。
除此之外,作為深圳福田區的黨代表,2017年,李洪明發起并創立深圳市零售智能信息化行業協會。
在李洪明的帶領下,目前協會擁有企業會員200余家,是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零售行業協會之一。
當記者問到成立零售智能信息化行業協會,牽頭完成的智能團體標準,新零售智慧門店一體化,對于吉方工控而言是低回報,幾乎沒有收益的時候,為什么還要堅持做下去?
李洪明表示,一根筷子會很容易被折斷,零售行業個體之間過于零散,長此以往必然形成惡性競爭,而他希望各零售智能信息化企業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為零售行業良性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下,傳統制造行業的作用正在被大家忽視,擁有過硬技術的制造工程師正被時代遺忘,這是行業的悲哀,正是有著李洪明這樣深耕制造技術的人默默守護著中國制造的護城河,才讓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邁進的過程中有了堅實的后盾。
讓李洪明數十年堅持的,是對電子行業的熱愛。直到現在,李洪明也沒有忘記當年在父親的帶領下,第一次了解電影機工程原理的畫面,一個小男孩想變成工程師的愿望被種下,他的心中萌生用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的火種,并且呈燎原之勢越燒越旺。